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投資人的大腦革命》報酬系統VS.損失避免系統


貪婪、恐懼 & 理性

華倫‧巴菲特告訴我們想要在投資上獲得良好的績效,必須懂得「在眾人貪婪時恐懼,在眾人恐懼時貪婪」。而查理‧孟格被逼著用一個字總結其人生與投資的成就時,將其歸因於「理性」。然而要想打開「貪婪」、「恐懼」和「理性」為何存在一種「不平衡狀態」的關鍵,就在於搞懂大腦中的「報酬系統」、「損失系統」和「控制系統」三個系統間的關聯。

大腦依照演化順序的先後,可分為「腦幹」、「邊緣系統」和「(新)皮質」三大構造區。用洋蔥層來比喻的話,最外層的皮質用來分析決策與控制動作,中層的邊緣系統提供情緒驅動力,內層的腦幹則負責心跳、呼吸等基本生理流程,這就是「三位一體腦」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藉由這三位一體大腦的運作,執行兩類目標導向的行為:「追求報酬」VS.「避免損失」

巴菲特曾經說過:「假設你有一輛車,而你這輩子就只能擁有這輛車,那你一定會細心保養、經常換油、小心駕駛等等。同樣的道理你只有一個腦袋和身體,只要好好照顧它們,爲未來做好準備,就能自我提升。一個人最重要的資產就是自己,所以要好好保護自己、精益求精。」事實上,我們的大腦在執行追求報酬和避免損失這兩項目標導向的任務時,還真的像是一輛車。


前額葉皮質是腦中進行計畫、演算或抽象思考的區域,扮演類似於「理性」的角色,就如同方向盤一般作為整部車的控制系統;腦中包含「阿肯柏氏核」、「杏仁核」等邊緣系統則掌管「情緒」,其又可分為類似於「貪婪」角色的「報酬系統」和類似於「恐懼」角色的「損失避免系統」,前者如同整部車的油門系統,後者則是煞車系統。

一般而言,邊緣系統的反應比前額葉皮質強烈且快速,一旦投資市場訊息有所變動,其便啟動大腦準備因應,此時掌管情緒的系統,不論是「猛踩油門的過度貪婪」或「猛踩煞車的過度恐懼」,兩者的力量皆非常強勢,以至於掌控理性決策的前額葉皮質無法控管(抓不住方向盤)而敗陣下來。這也解釋了投資人的行為為何經常脫序的原因。

三個系統的關係圖與簡介如下:

  
(一)油門─報酬系統
「報酬系統」所誘發的情緒就像汽車的動力系統。而動力系統的強弱優劣,與能否達到目標相關,「阿肯柏氏核」(nucleus accumbens便是這系統的核心區域。阿肯柏氏核是大腦的欲望中心,賺錢的期待會啟動阿肯柏氏核,阿肯柏氏核會驅使人去追求想要的物件或投資。阿肯柏氏核高度活躍時,會促使投資人承擔過量的財務風險

(二)煞車─損失系統
杏仁核、前腦島與藍斑等「損失避免系統」的所產生的情緒被賦予煞車的角色,損失避免系統的啟動會造成壓力、不安、嫌惡、痛苦、甚至驚慌,以及對失望和後悔的恐懼,會加深趨避損失的行為偏誤(為了避免損失而付出更大的代價)。

(三)方向盤─控制系統
前額葉與頂葉為「控制系統」,監控整部車的運作,控制系統如果出問題會造成追求報酬或避免損失的行為失控。例如長期吸毒者、老年人、缺乏學習者或犯罪者的前額葉都比健康的成年人薄,他們無法長時間專注在一件工作上,且對抗潛在報酬(毒品、投資騙局、犯罪)時都很掙扎。


追求報酬 VS. 避免損失

人類大腦是經過數百萬年演化下的產物,其設計是為了有效解析資訊,並指揮個體行動以達成目標,並避開危險。這兩項目標導向的行為─「追求報酬」和「避免損失」─雖然是獨立運作的兩個系統,但由於大腦資源有限且在行為表現上互相衝突,所以通常一個系統高度活躍時,會讓另一個系統相對停擺

在大多數時間裡,報酬系統和損失系統都能運作良好:當機會出現時,報酬系統就會跳出來掌控全局;當威脅出現時,馬上變成由損失避免系統接手。問題是,在我們大腦演化的時代背景(數百萬年前)裡,風險與機會大多是具體明確且迅速回饋的,如今世界抽象複雜且錯綜迂迴,遠古時期的大腦已經無法因應現代生活的所有需求了投資理財與金融市場便是即使大腦運作良好,但順著本能卻使你損失慘重的領域之一

例如,股市相對高點時,不論是網路、大眾媒體或是週遭人際網絡的口耳相傳中,皆充斥著投資致富的機會和訊息,沒有經過刻意學習和訓練的大腦,很自然地會啟動「報酬系統」並讓「損失避免系統」退居幕後。這時你眼裡看到的全是賺錢機會,關於風險、虧損等想法,或恐懼、焦慮等情緒早就被你拋到九霄雲外,掌控全局的只有過度自性和失控的正向思考。結局當然就是在相對高點大量融資進場,將自己暴露在極大風險之下。

相對的,在股市相對低點時,市場哀鴻遍野,瀰漫著恐懼與不確定的氛圍,一旦輕舉妄動便可能產生虧損的風險,很自然地會啟動到腦中的「損失避免系統」並讓「報酬系統」退居幕後。這時壓力、恐懼與焦慮等負面情緒一湧而上,毀滅性的負向思考驅使你快速逃離市場以策安全。結果就是賣在低點慘賠出場。



本能型投資人
(不學習)
智慧型投資人
(終身學習)
相對高點
追求報酬
(忽略風險)
避免損失
(正視風險)
相對低點
避免損失
(喪失機會)
追求報酬
(把握機會)


當然,我們並不是完全對本能性的貪婪和恐懼束手無策,扮演理性角色的「控制系統」(以前額葉皮質為主的大腦區域)便是克服本能偏誤的關鍵。就像方向盤的角色一樣,理性雖然無法消除貪婪或恐懼的強烈情緒,但可以覺察、詮釋情緒背後的意義,並設計一些方法引導自己不要做出對自己不利的行為

然而「控制系統」的運作非常費力又緩慢,所以需要刻意學習與訓練,並在重要時刻發揮讓自己「慢下來」的情緒紀律,這便是學習投資心理學的重要。投資人若不具備投資心理學的理論知識與實用智慧,即使擁有再多金融知識,在情緒高漲的關鍵時刻也一樣無用武之地


報酬系統 & 多巴胺
報酬指的是我們想達到的目標,而追求報酬由大腦的「報酬系統」所支配。報酬系統由一群多巴胺神經元所組成,主要是透過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來溝通當環境中出現某些有利於「生存」與「繁衍」的事物(如食物、性愛、金錢、權力、自由、學習、人際連結、報復…等)時,報酬系統便會啟動並釋放多巴胺,讓我們渴望獲得該項事物,並激勵我們採取行動去獲得該項事物。但報酬系統也是一些重要財務偏誤的來源。報酬系統愈活躍,就愈容易產生過度自信、過度樂觀與過度冒險的傾向

報酬系統中的「阿肯柏氏核」是大腦的慾望中心,報酬的「機會」會啟動阿肯柏氏核釋放多巴胺,使你產生專注、機警、充滿動力和愉悅的感覺,驅使人承擔(過量的)風險以追求報酬。多巴胺釋放的效果包括尋求、想要和渴望,它並不會帶來快樂感或滿足感,而是使我們「覺醒」。我們會因此感到警覺、著迷甚至上癮,以便不斷產生行動去追求報酬。

金融市場中的行銷與銷售人員擅長用特定的標語或話術,來啟動你的報酬系統、促使你採取積極的投資行為。報酬系統最容易受到以下相關資訊的搧動:
一、新奇
二、大額獲利的預期
三、資訊過量
四、撿便宜
五、權威與專業用詞
六、時間壓力與產品數量限制

阿肯柏氏核的啟動只是讓我們「預期」會得到報酬,事實上並未真正體驗到喜歡、滿足、快樂或真正的酬賞。真的得到報酬之後,阿肯柏氏核反而平靜下來,獲得報酬的喜悅則出現在報酬系統中的另一個重要區域─「內側前額葉皮質」,它是報酬系統多巴胺神經元的終點

當我們當我們正在朝目標邁進,或正在獲得報酬時就會啟動內側前額葉皮質,此時行動持續產生大量報酬,直到個人滿意才把大腦認知資源轉向其它地方內側前額葉皮質的啟動使我們產生信心與確定感、獲得報酬的滿足感、並從成功或錯誤經驗中學習獲取報酬的行為模式 


上圖為報酬系統結構,從多巴胺神經元核心開始,其軸突行經整個邊緣系統與前額葉皮質。「預期報酬」時啟動「阿肯柏氏核」,驅使個體追求報酬「收到報酬」時啟動「內側前額葉皮質」,依結果和預期的比較產生滿足感或失落感,並從經驗中學習或取報酬的行為模式

報酬系統過度活躍時不但會使投資人專注於追求報酬而忽視風險,而且追求報酬的刺激與快感很容易使投資人上癮,進而不斷重複賭博或交易行為、產生虧損或過多交易成本

另外報酬系統具有學習能力,在初期獲得報酬之後便會記住獲利的行為模式並累積信心,一旦學會固定行為模式,同樣程度的報酬機會或報酬結果就無法再帶來等量的快感或滿足感。為了尋求更高的滿足感,投資人就必須再成受更大的風險,追求更大的潛在報酬問題是投資市場既隨機又複雜,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獲利行為模式」,一旦被「獲利規則」的假象所蒙蔽,又因過度自信而投入過多資金的話,便是將自己置於炸毀的風險之中


損失避免系統 & 血清素

「損失避免系統」的構造沒有像報酬系統那麼明確,損失系統包含腦島(痛苦與嫌惡)、杏仁核(恐懼…等情緒處理)、海馬迴(記憶中心)、與下視丘(賀爾蒙分泌中心)。當我們搜尋到環境中有威脅或危險時,便會啟動損失避免系統損失系統啟動時會透過多種賀爾蒙和神經傳導物質來啓動壓力、痛苦和嫌惡等反應、產生恐懼、憂鬱、焦慮或不安等情緒,進而影響你產生抵抗、逃避、迴避、保守、求穩定、退縮、遲疑、凍結…等想法與行動


其中血清素便是與損失避免系統功能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之一。血清素與憂鬱的情緒有關,從經前症候群、嚴重的憂鬱症到自殺等日常疾病,都與血清素濃度過低有關。而憂鬱這種情緒在演化上的功能就是讓我們客觀評估風險、減少冒險,並採取相對保守的行為以避免損失

所以當血清素濃度過高時,會使投資人過度保守、追求穩定,加上損失避免系統其它部位,以及其它賀爾蒙和神經傳導物質所引發的壓力反應、恐懼、痛苦、嫌惡、焦慮…等各種負面情緒的聯合作用,便容易使投資人在股市低點認賠殺出,或者過度趨避風險而錯失投資獲利機會。相反的血清素濃度過低,或損失避免系統不活躍時,投資人便感受不到風險所帶來的負面情緒,較可能勇於承擔必要風險,但也可能反而承擔過高風險。


安靜,就是力量》獎賞導向 VS. 威脅導向

雖然每個人的大腦都有報酬系統和損失避免系統,但是為什麼就是有些人比較擔憂風險,而有些人就比較不顧風險呢?原因是每個人天生的報酬系統和損失避免系統的活躍程度就不同。一般而言,內向者的損失避免系統較強勢、作風較保守,而外向者的報酬系統較強勢、較願意冒險。而損失避免系統較強勢的人,其行動的驅力偏向「威脅導向」,做事以趨避風險為主要目標;而報酬系統較強事的人則偏向「獎賞導向」,也就是做事以追求報酬為主要目標

如果你是「威脅導向」者,你會較符合下列描述:
一、別人的批評或責罵對我的傷害很深
二、如果我想到或知道有人對我生氣,就會覺得很焦慮不安
三、如果我覺得有什麼討厭的事情要發生了,通常會變得很「激動」
四、如果我覺得沒有辦好某件重要的事,就會覺得很憂慮
五、我很擔心犯錯

如果你是「獎賞導向」者,你會比較符合下列描述:
一、我得到想要的東西時,會覺得很興奮、充滿活力
二、我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通常會豁出一切去追求
三、如果我看到有個機會可以得到我喜歡的東西,就會馬上興奮起來
四、好事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對我的影響非常強烈
五、和朋友比起來我害怕的事物很少

兩種導向的相異之處有其生理基礎,例如在我們的基因中有一對「5-HTT血清張力素(羥色胺)運轉基因」,這種基因有助於調節血清素的傳送,並和自發性的負面情緒有關。擁有兩個短型或一長一短的5-HTT基因者血清素的傳送受阻,較容易有恐懼、憂鬱等負面情緒,情緒較不穩定;擁有兩個長型的5-HTT基因者則較不容易恐懼或憂鬱,情緒較穩定。擁有長型5-HTT基因者會冒投資風險的機率,比其他人低了28%;相對地,用控制多巴胺濃度的DRD4基因來預測金融投資的冒險傾向,也非常準確


然而之所以會有造成不同性格的基因類型,可以說是演化的結果。演化生物學家以前相信每個物種的演化目的,都是為了適應某一個特定的生態利基環境;物種為了在各自的利基環境中生存,會演化出一套最理想的行為,如果某個個體的行為偏離那一套最理想行為,則該個體就會被淘汰。

結果不但是人類這個物種演化出「以不變應萬變(威脅導向)」和「立刻拿出行動來改變(獎賞導向)」兩種截然不同的人,就連許多同種動物中也可概略分為這這兩類。

這兩種性格的個體之所以都能通過演化的篩選而存活下來,是因為它們各自有著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這兩種策略會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來產生效果。這就是演化上所稱的「取捨理論」:某一種特質並不完全有利,亦非完全有害,因為環境的不同,每種特質在生存與繁衍上的價值也不同

「內向(威脅導向)」的動物覓食次數較少,但覓食的內容變化較大,平日就善於儲存能量,比較守規矩,在掠食者來襲的時候比較容易生存「外向(獎賞導向)」的動物經常橫衝直撞,比較容易被掠食者吃掉,他們在生命中遇見的危險比較多,可是他們在食物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比較容易生存。

除此之外,外向者擁有的性伴侶超過內向者,但也比較容易離婚或有婚外情;外向者比較喜愛運動,但也比較容易發生意外或受傷心理學家榮格早在一個世紀前就分析過內向者與外向者的不同:「這一邊的人(外向者)生育率較高,自我防禦能力較低,且平均壽命較短;另一邊的人(內向者)擁有各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可是生育率較低。

威脅導向的投資者容易恐懼、焦慮,在經濟狀況動盪不安股市、大幅波動的時期,這樣的負面情緒可以讓虧損降到最低。但如果遇到穩定上揚的股市榮景,就算人人都在發財,他也可能還坐著發呆不動。相反的,獎賞導向者在牛市中,雖然可以賺到很多錢,卻容易在最高點忽略風險孤注一擲,導致傷痕累累。


撇開投資市場短期的波動性,將框架放寬來看,現在的時代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富庶時代,即使失業率高漲,大學畢業生薪水只有22K,但我們的物質生活品質其實並不匱乏。比起19世紀的億萬富翁洛克斐勒,雖然賺的錢絕對沒他多,但我們的物質生活比他豐富多了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因為現在既是個賺不到大錢的時代,也是個不需要賺大錢的時代,我們應該從追求外在報酬轉而追求內在財富。

就好像內向的動物在食物充足的環境年代中較有競爭優勢,我認為現在正是內向者(威脅導向)的大好時代。首先,拜資訊與網路的科技之賜,內向者不用每天和生張熟魏社交應酬,也能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建立個人品牌;其次,由於資源豐富,即使不用汲汲營營地追求外在財富,也都能賺取生存所需;最重要的是,外向者(獎賞導向)受外在獎賞驅使,而內向者(威脅導向)則較受內在動機的驅動,去追求有意義的人生


回到金融投資的領域,你可以發現在華爾街裡,獎賞導向的人和威脅導向的人極度失衡那些掌控著資金與權力的人,都擁有相同的獎賞導向性格,亦即他們的報酬系統較活躍,會為了追求報酬而忽略風險而那些開口閉口都是風險的威脅導向者,由於他們太過謹慎與悲觀,卻遭到貶低、不重視。所以金融海嘯背後的問題,不只在於很多人不了解銀行正在冒多大的風險,問題更在於那些瞭解風險的人,他們的意見都被忽略了

但我不是說金融市場或這個社會不需要獎賞導向者,事實上他們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正是因為有這麼多不顧風險也要投入大筆資金去投資、創業、發明和研究的人,資本主義才得以持續運作下去,我們的社會才得以不斷進步。對照本文一開始的車子比喻,獎賞導向者可謂是資本主義的引擎

雖然兩種系統(報酬系統VS.損失避免系統)對個人來說的是必要的,兩種導向的人(獎賞導向VS.威脅導向)對市場和社會來說也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最後要提醒各位,除了煞車和油門之外,我們手中還握有方向盤啊!不論你是配備噴射引擎 ( 過度貪婪 ) 或是「防鎖死煞車系統」( 過度恐懼 )對你的財務都會有害,唯有持續閱讀、學習鍛鍊你的「控制系統」(前額葉皮質),才是保養巴菲特說得這台「一輩子只有一輛的車子(你的腦袋)」的最好方法!


相關文章推薦:

擁抱你的負面情緒

大腦決策手冊》大腦中的血拼戰爭

保證獲利的投資!

行為財務學:損失趨避 & 框架效應

《漫步華爾街》投資理論 4 大取向

[圖解] 分散投資:系統風險 VS. 非系統風險

《看見價值》華倫‧巴菲特 の 自我投資之道

輕鬆駕馭意志力》別把渴望當成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