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融資融券の基本概念&實務操作原則


誠如德國投機家安德烈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說的:「股市有90%是心理學。投資股票最重要的是透過學習心理學以自我了解、避免犯錯和遵守紀律。

通常愈具體的知識和建議,其重要性越低,例如(形同詐騙的)金融商品介紹、(徒勞無功的)企業財報分析、(媲美占卜算命)技術線型指標,或(徒增風險的)期貨選擇權。上述這些坊間投資理財課程的教學重點,不但無法增進你的理財素養,反而會危害你的財務健康,使你置身於極大風險之中。

【投資╳心理學╳書院】教學著重於抽象的投資理財原理原則、培養獨立思考與批判思考的能力,以及增進學習者做出重大決策所需的內在智慧。至於外在、具體,但又必須了解的實務知識,其實只要上網Google都查得到,並不需要由我們特別說明。

但有鑑於【投資╳心理學╳書院】的社群成員反映,網路上的資訊針對毫無股票投資經驗的人而言,顯得太過複雜難懂,故特以本文簡介股票信用交易──融資融券的基本概念及實務操作原則,以供初學者參考。

但在此之前必須提醒您,去年(2011)年初及年中,每逢台股站上9000點,本教學群便全面看空,果然大盤從9000多點大跌,一路跌破7000點。如今台股短時間內又重新站上8000 點,不論從成交量放大、市場態度樂觀,或是8000點上下波動的劇烈程度來看,都顯示台股目前處於相對高點。有道是「整數為關不為底」,在此時融資進場的風險將會非常大。

故本文僅介紹融資融券之實務操作概念,並不鼓勵讀者在此時進行信用交易操作



信用交易就某程度而言就是「沒那個屁股,又要吃那個瀉藥仔(台語)」,自己的資金不夠,卻想進行超過自己擁有資金的買賣交易,所以就必須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錢。用信用卡消費、貸款、分期付款等,都是拿你的信用做擔保,向金融機構借錢進行交易(當然光憑信用不夠,通常還是要有擔保品),所以都算是信用交易。

又由於信用交易是以較少金額的本金,做較大金額的買賣,不論獲利或虧損都會等比例放大,所以又稱為槓桿操作。股票投資的信用交易中,最基本的就是融資與融券。

進行融資與融券前,須先向券商申請信用帳戶。申請信用帳戶需具備的資格可直接向營業員或券商詢問,滿足不同資格(與交易次數、交易金額、財力證明有關)可進行不同額度信用交易。

以下詳細介紹融資與融券:



一、融資


融資,就是借錢,就是向券商「借錢買股票」。而「借錢還錢」,借多少就還多少(當然要加利息),和股價漲跌無關。

借錢買股票後,如果股價上漲,你便賺到漲幅的錢,由於本金是借來的,你理論上是做無本生意;但若股價下跌,則你不但需要承擔跌幅的虧損,還要還錢給券商,便會賠上加賠。

融資就是一般所謂買空賣空裡的買空,因為你買股票用的卻不是自己的錢。融資也稱做多,因為融資者會希望股價上漲,或反過來說,投資人因為預期股價會上漲,所以才融資買進。




舉例說明:


(一)融資買進:融資買進股票一張,價位$50,000元。
自備金額:買進價位的40%($20,000元)→你要付的錢
融資金額:買進價位的60%($30,000元)→你借的錢
抵押品:買進的股票(剛買進時抵押品值$50,000元,之後隨股價波動調整)

(二)融資賣出:賣出原本融資買進、價位已漲到$60,000元的股票一張。
實際獲利=
漲幅($10,000
-買進手續費(買進價位的0.1425%
-賣出手續費(賣出價位的0.1425%
-證交稅賣出價位的0.3%)
-融資利息(各家券商融資利率不同,約為年利率6.5%)
≒$10,000

融資買進時只需支費自備金額,賣出時才需支付買進手續費、賣出手續費、證交稅和融資利息。

(三)槓桿比
股價漲幅=(60,00050,000/50,000)=20
獲利率≒獲利金額10,000 / 自備金額20,00050

股票漲了20%,如果沒有融資(以現金交易)則獲利也會等於20%(不計算交易成本),但若以融資交易,則獲利放大為2.5倍的50。反之,若交易產生虧損(股價下跌),則融資的虧損也會比現金交易的虧損金額放大2.5。由此可知,信用交易實為兩面刃,一定要謹慎操作。


二、融券



融券,就是借股票,就是向券商「借股票來賣錢」。而「借券還券」,借幾張什麼股票,就還幾張什麼股票,和股價漲跌無關。

向券商借股票賣了錢之後,理論上你就擁有一筆錢,若之後股價下跌,你就可以拿這筆錢,用較低價格買回該股票還給券商,而多出來的錢就是你賺到的錢;反之,若股價上漲,你就必須自己額外貼錢,以較高價錢買下該股票還給券商,便會產生虧損。

融券就是一般所謂買空賣空裡的賣空,因為你賣股票,但其實你賣的股票是借來的,自己根本沒股票可賣。融券也稱做空(或放空),因為融券者會希望股價下跌,或反過來說,投資人因為預期股價會下跌,所以才融券賣出。


舉例說明:


(一)融券賣出:融券賣出股票一張,價位$50,000元。
自備金額
1.保證金=賣出價位的90%($45,000元)→你要付的錢
2.賣出手續費(賣出價位的0.1425%)→你要付的錢
3.證交稅(賣出價位的0.3%)→你要付的錢
4.借券費(賣出價位的0.08%)→你要付的錢
融券(金額):賣出的股票(剛借的時候價值$50,000元,之後隨股價波動)→你借的股票
擔保金
賣價($50,000)-賣出手續費-證交稅-借券費

和融資不同的是,融資時的抵押品就是融資買進的股票,但融券時的抵押品包括保證金(賣出價位的90%)和擔保金(賣價-賣出交易成本),不過融券時的保證金和擔保金可向券商索取利息。

另外,融券時券商借給投資人的股票,通常是其他投資人向該券商融資時留下的抵押品,或券商自營交易的股票。換言之,必須有人向同一券商融資買進股票,或該券商有股票可借,你才能融券賣出該股票,故成交量較小的股票,或較小的交易量較小的券商,常常遇到無券可借的情況。

(二)融券買回:買進融券賣出、價位已跌至$40,000元的股票一張。
實際獲利=
跌幅($10,000
-買進手續費(買回價位的0.1425%)
-賣出手續費(賣出價位的0.1425%)
-證交稅(賣出價位的0.3%)
-借券費(賣出價位的0.8%)
+融券利息(各家券商的融券利率不同,約年利率0.01~0.06%)
≒$10,000

其中只有買進手續費是在融券買回時支付,賣出手續費、證交稅、借券費皆在融券賣出時支付。融券利息由券商支付給投資人,以保證金和擔保金為本金,依融券利率計算之。

(三)槓桿比
股價跌幅=(50,00040,000/50,000)=20
獲利率≒獲利金額10,000 / 自備金額45,00022

乍看之下,融券的槓桿比不像融資那麼大(2.5倍),但大部分的投資人都是買進股票,只有少數人做空。所以以上例來看,在其他人虧損20%時,融券者卻賺進22%,足足比一般人多賺42%。反之如果融券後股價上漲,在大多數投資人都賺錢的情況下,融券者卻賠錢,這一賺一賠等於比其他人賠更多




三、維持率


不管是融資(借錢)或融券(借股票),券商都會要求持有抵押品,以免投資人無法償還融資的金額或融券的股票。抵押品的價值必須高於融資的金額或融券的股票價格,才能確保券商一定能拿回借出的錢或股票。而確保抵押品價格足夠的指標,就叫做維持率。

維持率=抵押品的價格 / 融資的金額或融券的股票價格
維持率須大於120%,若小於等於120%,則須補繳保證金使抵押品的價格增加、使維持率恢復大於120%,若不繳保證金則會被券商強迫(融資)賣出或(融券)買回,也就時俗稱的斷頭。

融資和融券不一樣的地方是:融資的金額不變,抵押品價格隨股價波動改變;融券則相反,融券的股票價格隨股價波動改變,抵押品價格不變。換言之,融資的維持率是分子隨股價變動,融券的維持率是分母隨股價變動。基於國小數學(分數運算)得知:


融資股價漲(分子變大),維持率上升(分數變大),利於融資;

融資股價跌(分子變小)維持率下降(分數變小),不利融資;
融券股價漲(分母變大),維持率下降(分數變小),不利融券;
融券股價跌(分母變小)維持率上升(分數變大),利於融券;

以上述融資為例,剛融資買進時的維持率
=融資買進股票的目前價位 / 融資金額
50,000 / 30,000
167
融資買進的股票大約下跌28%(股價跌至$36,000元)左右,會被斷頭。

再以上述融券為例,剛融券賣出時的維持率
=(保證金+擔保金)/ 融券賣出股票的目前價格
≒(45,00050,000/ 50,000
190
融券賣出的股票大約上漲58%(股價漲至$79,000元)左右,會被斷頭。

一個帳戶只會有一個維持率,但計算方法不變,只要把所有融資融券的數據帶入即可。
帳戶整體維持率
=所有抵押品的價格 / (所有融資的金額+融券的股票價格)
=(融資買進股票的目前價位+融券保證金+融券擔保金)/ (融資金額+融券賣出股票的目前價格)


一般而言政府傾向鼓勵投資人,不鼓勵投資人放空,畢竟放空者佔少數,股價若下跌政府就必須承受大多數投資人的壓力。故各國對於放空的規定皆較嚴格

例如除了台灣50成份股(台灣前50大上市公司及中100成份股台灣第51~150大上市公司)可於平盤以下放空之外,其他股票皆不可於平盤以下放空。

但其實如果能讓多空雙方更自由操作,將會帶來更健康的股票市場。例如股市崩盤時,政府常常加強對放空的限制,但其實由於放空者必須於低點買回獲利了結,反而有利於股市指跌。沒有了放空者,股市反而容易跌跌不休。


本文目的在於解釋融資融券的「基本概念」,故針對詳細數字不做精密計算(忽略交易成本)以方便讀者理解。其實詳細的數字你也不需要計算,在你的交易帳戶資料中皆會詳細載明,亦可向營業員索取,執著於數字計算的意義不大。至於相關成本(如借券費)或利率(如融資利率或融券利率),須依證交所當時規定或依各家券商規定而有不同,本文數據僅供參考。

然而比起這些有電腦代勞的數字計算,更重要的是有關融資融券的實務操作原則


一、從融資的目的來看


德國投機家安德烈科斯托蘭尼的名言之一:「有錢的人,可以投機;錢少的人,不可以投機;根本沒錢的人必須投機。」其中有錢或錢少指的不是一個人資產的絕對金額有多少,而是指他可以「自由運用」的金額有多少。如果一個人有1000萬,但卻融資買進2500萬的股票,那這個人就是錢少的人;如果一個人指有100萬,但他只拿出20萬投資股票,他就算有錢的人。

股市決不會照著你想像得方式走,即使你看對大方向,在相對低點融資進場,股市還是可能繼續跌,如果沒有保有一定的靈活資金,一旦被斷頭,之後股價漲得再高,都與你無關了

所以融資的目的必須是為了增加報酬率,而不能是為了借錢,兩者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只拿出一部份資產投資股票,即使短期間需要補繳保證金,也有其他自由資金可供挪用;後者之所以融資是因為資金不足,一旦跌破維持率,變會被斷頭。前者就像為了不要帶太多現金在身上,而使用信用卡消費,後者則明明是個月光族卻硬是要消費,所以只好用信用卡付帳。

老話一句「沒那個屁股,不要吃那個瀉藥仔(台語)!」


二、從融資融券的時機點來看:


融資的本質是買進,融券的本質是賣出,所以就如同股票投資獲利的唯一竅門「低買高賣」一樣,相對低點時融資風險小、融券風險大,而相對高點時融資風險大、融券風險小。可惜也就像投資人總是「追高殺低」一樣,大多數人總是在市場一片看多的相對高點融資進場,而在市場哀鴻遍野的相對低點融券放空。


三、從融資融券的標的來看:


依照上述原則,筆者強烈建議不要以融資或融券操作個股。首先因為個股的漲跌常與大盤脫鉤,其次個股的歷史股價也不像大盤的歷史股價那樣具有參考價值,最重要的是個股有暴漲或下市風險。因為這三個原因,我們根本無從判斷個股的相對高低點,常常高還有更高、低還有更低

如果真的要融資融券,還是必須以充分分散的ETFs(如台灣五十0050)為主,充分的分散可以降低個股暴漲暴跌或下市的風險,且與大盤連動性高,易於判斷相對高低點。

如果讀者執意要以融資融券操作個股,即使在你認為的相對高低點,仍要適時停損,否則再多的錢也不夠補保證金。相對地,如果是融資買進如台灣五十這種追蹤大盤的ETFs,只要再相對低點且有足夠資金,便可以適度補繳保證金向下攤平,畢竟台灣五十不像個股有下市的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